1
会 。夜间
大脑中央是视交叉上核,它反映人体的节律。视交叉上核刺激松果体等身体分泌褪黑激素,褪黑激素主要在晚上11点到凌晨3点之间产生。但是光 ,尤其是蓝光的刺激 ,会抑制褪黑素的产生,所以睡前看手机时间过长会影响睡眠 。
专家表示,DNA双链断裂和修复是人体不断调整的正常过程,夜间DNA修复效率远高于白天,甚至相差3~5倍。因此 ,夜间睡眠质量不佳会显著降低人体的恢复功能 ,对神经、记忆、认知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。
当“晚睡晚起”严重到影响生活的时候,就可能被诊断为一种叫做“睡眠时相延迟综合症”的疾病 。
主要表现为主睡眠期较传统时间延迟3-6小时,凌晨难以醒来。通常,患者在凌晨2-6点仍昏昏欲睡 ,精力充沛,10-13点前难以醒来。
这种疾病在年轻人中的患病率高达7%至16%。DSPS的病因尚不清楚,但患者自身生物钟的紊乱和睡眠纪律的缺乏可能是主要原因之一 。